小麦在储藏过程中,尤其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由于呼吸、萌发等生理活动,淀粉被淀粉酶水解为糊精、麦芽糖、单糖等物质,而其本身的含量却逐渐减少,使小麦的粘度下降。所以,通过测定小麦粘度值来判定其品质的优劣。而粮食中的粘度值可以使用粮食运动粘度计来进行测量。粮食运动粘度计也称为粮食运动粘度仪是依据毛细管运动粘度测定(GB5516-85)设计的,是杭州大成研发的一款面粉检测仪器之一,是测量粮食粘度的专用仪器,用来判断贮粮和生产原粮的陈化程度,适用于粮食贮藏、加工及粮食科研机构等部门。 在使用粮食运动粘度计过程中只需要按照以下这三步就能够**测定的准确度,一是样品制备:分取粮食试样约100g,稻谷试样预先脱壳并碾成标二或标一白米。用粉碎机粉碎、过筛,筛上物再反复粉碎(或用研钵研磨)至90%以上试样通过60目筛(玉米通过40目筛)。二是糊化液的制取:试样先测定含水量,再用1%天平称取相当于7.00g干物质的大米粉、小麦粉或8.00g干物质的玉米粉。实称粉样重量为:7.00(A8.00)=(100-M)x100(M为l00g试样中含水量的克数)。样品放入锥形瓶放入LN-II型粮食粘度测定仪中进行糊化处理,在乎化的过程*概要花费近50分钟的时间。三是粘度的测定:将糊化液液*吸人或倒人干净的毛细管粘度计中。立即将粘度计垂直置于50±0.1 ℃恒温水浴中,并使粘度计上、下刻度的两球全部浸人水面下,把乳胶管自C口移接在A口上,恒温功10-12 min后用吸耳球自A口将糊化液吸起吹下搅匀,然后吸起糊化液使充满粘度计上球,再让糊化液自由落下,15min时开始测定,测定时将糊化液吸起充满上球(不能有气泡),停止吸气,待糊化液自由流下至两球间的上刻度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待糊化液继续流至下刻度时,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记录糊化液流经上下刻度的时间(秒)。然后同上操作连续测定2-3次,流速测定结果取其平均值。 但是因为粮食的粘度受品种影响有一些大,存在一点误差,所以用粘度来进行评定面粉贮藏过程中的变质程度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所以可以使用其它一些与小麦储存品质联系较直接、易操作、可量化的指标,如面筋吸水量、降落数值、脂肪酸值等指标来判定小麦储存品质的优劣,指导和规范储备粮油的质量品质管理。 仪器详情/yq/20.html 更多检测仪器/